网站首页 > 协会动态

下篇丨长江经济带圆桌对话共识:区域协同、科技赋能与商业破局

发布日期:2025-11-05 09:24:37 点击次数:12 发布来源:办公室

  长江经济带以国土面积的五分之一贡献了全国近一半的经济总量,在全国经济中发挥着中枢和协调功能。“十五五”时期,环保产业的发力点与机遇在哪里?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环保产业支撑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和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10月23日下午,由我会联合长江经济带环保产业协会共同主办的“长江经济带环保产业协同创新推进会”在肥召开。其中的圆桌对话环节,聚焦“十五五”时期环保产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重点邀请长江经济带省份国有环保集团与民企上市公司负责人,以“趋势研判、布局谋划、区域协同”为主题与行业精英展开对话。重要内容特分三期摘录推送如下:

  

  主持人:

  安徽省环保产业协会执行会长  王思军

  

  对话嘉宾:

  江苏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方斌斌

  江西省华赣环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肖利平

  安徽省生态环境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罗太忠

  同兴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郑光明

  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明

  

  话题三:对产业未来商业模式有何思考?

 

方斌斌

 

  污水处理厂建设运维领域目前还存在收集率不高问题。江苏地处太湖流域上游,江苏省委省政府要求污水收集率要百分百,但实际上对照这个目标还有很大差距。那么现行财力有限情况下如何能实现应收尽收、厂网一体化?江苏环保集团在落实贯彻住建部、生态环境部相关文件精神上也做了一些探索,借鉴交通行业成本规制原则,吁请地方把管网建设、运营维护等成本纳入政府预算统筹安排,从而有效解决污水处理费收取问题,也解决了地方隐债顽疾。通过这种有效的商业模式创新还能把市场潜力激发出来,因为厂网一体化是一个很大的刚需。集团最近在丹阳投了12.9亿建厂,当地政府根据每年污水收集量和处理规模,通过购买服务按绩效来付费,此商业模式目前已在苏中、苏北、苏南地区得到广泛应用,现金流的稳健保证了企业与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肖利平

 

  “十四五”期间企业解决了一个困扰多年的VOCs治理顽症。在江西赣州南康区有个家具制造集聚区,年产值虽达4,000亿,但基本上都是些下游小乱散企业。家具在制作过程中白坯喷涂工艺年产生VOCs量约为1.28万吨,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南康家具产业高质量发展,每年的中央环保督察都要被曝光点名。

  2021年按照这个省里要求集团做了调研后,决定在商业模式上和喷涂模式进行创新。投入2,000多万实施了南康区龙回镇共享环保涂装中心科技创新项目建设,尝试集中喷涂等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把零部件自动喷涂机、吊挂设备、地盘设备进行组合,经过三年摸索这个项目现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凸现。在环境效益方面,涂装项目的喷漆房、烘干房均为密闭负压车间,废气收集率90%以上,采用组合式VOCs治理工艺,VOCs去除效率90%以上,可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喷漆废气 VOCs浓度按150~200 mg/m³计算,在满负荷生产并稳定达标排放情况下,涂装项目VOCs年去除量约65~86.4吨,VOCs减排成效显著。

 

 罗太忠

 

  面对“十五五”发展趋势,过去依赖EPC和政府付费的模式,正面临现金流枯竭的巨大风险。未来的商业模式必须回归价值创造的本质。第一要向“服务化”转型,从一次性交付到全生命周期伙伴。企业应从设备销售商和工程承包商,转变为综合环境服务提供商。大力发展“环境管家”服务,为客户提供从诊断、设计、投资、建设到运营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收费模式也应从按项目付费,转向按效果付费(PFP),将我们的收益与客户的环境绩效、运营效益深度绑定,形成真正的价值共同体。

  第二向“产品化”转型,从非标项目到标准化解决方案。环保行业长期受困于项目的非标化,导致成本高、周期长、质量不可控。因此应该借鉴“产品经理”思维,将成熟的工艺和技术,封装成标准化的“技术工艺包”或模块化的“智慧装备”,实现快速部署和全生命周期优化。这不仅是“轻资产”转型的重要路径,也是我们应对存量市场提标改造需求的利器。

  第三向“生态化”转型。未来的商业模式必须超越传统的“谁污染,谁付费”的线性逻辑,从根本上重塑环保产业的价值创造方式。其核心在于推动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将“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把环境治理从一项外部性的成本支出,转变为一个具有内生经济回报的绿色产业。这一转型的关键在于,将生态环境治理与绿色产业关联。在此过程中,环保企业不再仅仅是承接政府付费的工程承包商,而是要成为区域生态价值的发现者、培育者和共同开发者。

 

郑光明

 

  未来商业模式创新建议有:第一要打造"环保产业互联网"平台。联合上下游企业,引入互联网平台企业、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企业和机构,共同组建“环保产业互联网”平台。利用平台打通数据壁垒,汇集环保行业全链路的产业数据,形成统一的、高度垂直的环保产业大数据库。第二要训练环保产业专业AI大模型。基于平台和大数据库,训练环保产业AI大模型。这个大模型深刻理解环保全产业链业务,可以用于智能诊断、工艺参数优化、能耗与物耗的精准预测、以及为不同场景提供最优的减污降碳技术方案。

 

杨明

 

  未来商业模式的“自我革新”至关重要。不仅要升级传统服务模式,更要在产业融合领域大胆突破,开拓“环保+新能源”“环保+新材料”等多元路径,在守护生态的同时创造更多增值溢价。(完)

 

  (以上文字根据现场视频录音整理,准确内容以视频为主,对话全程详见“安徽环保产业”公众号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