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政策标准

政采招投标新规下的胜负手:抓住团体标准,就是抓住市场主动权

发布日期:2025-11-17 16:48:41 点击次数:21 发布来源:办公室

  在政采招投标的激烈角逐中,你是否曾因技术分毫之差与订单失之交臂?你是否苦于无法向采购方证明你产品的卓越?一场关于“规则”的竞争已悄然升级,国家政策正将一项关键指标推向前台——团体标准,它正迅速成为决定投标成败、划分市场格局的“胜负手”。

  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比拼的早已不仅是价格与规模,更是规则与话语权的较量。当众多企业还在传统赛道上内卷时,国家政策已通过政采招投标这一具体路径,为前瞻者指明了一条全新的制胜之路:大力发展并应用先进的团体标准。

  这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国家以密集的政策布局和清晰的实施路径,为产业升级点燃的“信号灯”。对参与政采的企业而言,抓住团体标准,就是抓住了中标的关键筹码,握住了企业竞争力跃升的 “黄金钥匙”。

  一、政策“C位”出道:团体标准的国家战略升维

  近年来,国家层面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将团体标准从幕后推向了产业竞争的聚光灯下,并直接锚定了其在招投标中的应用价值。

  打通“快车道”:新修订的《标准化法》确立了团体标准的法律地位,并为其向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转化铺设了快速通道。这意味着,一项优秀的、市场认可度高的团体标准,完全有机会“升级”为更高级别的通用规范,其制定者自然成为行业规则的“定义者”。
明确“应用规则”:在招投标领域,尤其是政府采购中,国家明确鼓励采用高于国家标准的先进标准。财政部《关于在政府采购活动中落实平等对待内外资企业有关政策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持续强调对先进标准的支持。团体标准以其灵活性、先进性和市场响应速度快的特点,完美契合了这一需求,正成为招标文件中“技术参数”和“评审因素”的关键组成部分。
国家正通过这套“组合拳”,将团体标准打造成政采项目中选择优质供应商的核心筛选器。对企业而言,这已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关乎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必答题”。

  二、市场“胜负手”:团体标准如何成为企业竞争的利器?

  在政策东风的吹拂下,团体标准为何能成为企业抢占政采市场、赢得红利的“关键变量”?

  投标现场的“硬通货”:在政采招投标中,拥有相关权威团体标准认证,如同手握一张“技术VIP卡”。它直观地向评审专家和采购方证明了你的产品技术领先、质量过硬,能有效在技术评分中拉开差距,实现“优质优价”,打破低价中标的魔咒。
掌握行业“话语权”:积极参与甚至主导制定团体标准,意味着你的技术路线、产品规范有望成为市场公认的“游戏规则”。这不仅是企业技术实力的最高体现,更能让你在投标时,站在与采购方沟通的更高维度,构筑起坚固的技术壁垒。
赢得政策“红利包”:各级政府对于采用和制定先进标准的企业,往往配套有研发补助、税收优惠、优先采购等激励措施。抓住团体标准,就是直接对接这些政策红利,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声誉的双重收获。

  三、行动“指南针”:企业如何握住这把“黄金钥匙”?

  面对这一重大战略机遇,每一位行业从业者都应立刻行动起来:

  从“旁观者”到“参与者”:主动加入相关的行业协会、学会和产业联盟,密切关注与本领域相关的团体标准制定动态。不要被动等待,要积极参与到标准的讨论和研制工作中。
从“跟跑者”到“引领者”:对于在细分领域拥有核心技术优势的企业,要敢于牵头组织制定团体标准。将自身的创新成果通过标准的形式进行固化与推广,从规则的“遵守者”转变为规则的“制定者”。
从“内部标准”到“社会标准”:将企业内部经过市场检验的优秀技术、管理规范进行提炼,积极申报成为团体标准。这不仅能对外输出企业影响力,更能倒逼内部管理的规范化与精细化。

  结语

  政采招投标的规则正在重塑,时代的浪潮,正将团体标准推向决定成败的“C位”。它连接着国家政策的顶层设计与每一次具体的投标决策,既是产业升级的催化剂,也是企业中标能力的试金石。

  机遇的窗口期已经打开,战略的方向也已无比清晰。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您,准备好了吗?

  立即审视您的企业战略,将团体标准置于发展的核心位置。握住这把“黄金钥匙”,开启属于您的政采新市场与产业新未来!

 

  来源 | 标准百科